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谭忠欣 长沙报道
黄花机场之上,飞机在腾空,长沙在腾飞。
一条条航线的延伸,一架架货机的起降,人如潮涌,货如轮转,让世界变小,让湖南变大。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无缝对接。
在《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作为强省会战略的核心平台支撑和重要增长点,为临空经济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这里不仅是湖南对外开放的主阵地、临空经济的主力军,也是强省会战略的主战场。
“强省会”战略已经落子,长沙自贸临空区从强枢纽、强产业、强平台、强联动布局,这个让湖南连接世界的“窗口”必将带动湖南高质量发展。
记者认为,虽“机”在长沙,但“蛋”在全省,成果惠及三湘四水。湖南各地应抓紧上“机”,一起奋翅腾飞。
强枢纽,为湖南插上一双腾飞“翅膀”
临空经济区已经成为区域对外开放的新通道。尤其对于中西部地区而言,不靠海、不沿边,航空是补齐交通短板进而发展临空经济的重要方式。湖南走向世界靠什么?靠蓝天,靠高质量发展的临空经济。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开放崛起 临空领航。(范志远 摄)
湖南长沙堪称“中国之中”,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出发,可以通达全国,联通世界。“四小时航空经济圈”城市航线直达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家。同时,武广、沪昆、渝长厦形成黄金“米”字型高铁网络,可直达全国23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京港澳、沪昆、长株等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三小时高铁经济圈可覆盖大半个中国。
《中共湖南省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强省会战略支持长沙市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了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的角色定位与发展目标:
依托长沙黄花国际机场通达海内外航空圈优势,加强与省内园区、企业联动,打造全国重要的临空产业基地、联通全球的区域合作重要窗口和航空物流集散平台。到2026年,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实现产值过千亿元,进出口额突破2500亿元,航空货运吞吐量突破100万吨。
“临空经济”作为开放型经济体系的一种形态,是区域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突破口,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基本思路具有高度的契合性。
俯瞰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A区二期标准厂房、仓库等项目正在紧张有序建设中,为园区经济发展积蓄能量。(章帝 摄)
作为中部第一个“千万级国际机场”,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已经稳定运营长沙至法兰克福、莫斯科、伦敦、洛杉矶等洲际直达航线,积极新开或加密长沙至东南亚、南亚、西亚等国家的“四小时航空圈”城市航线。2020年通航国内外162个机场,其中国际城市航点达47个,国内国际、连接五大洲的航线网络全覆盖。
走进长沙机场改扩建暨综合交通枢纽工程项目施工现场,机器的轰鸣声和钢筋的焊接声、切割声、锤打声,此起彼伏。这是湖南投资规模最大的单体项目,总投资430.2亿元,现代化的T3航站楼将大大提升机场运力,建成后预计年旅客吞吐量达6000万人次。
长沙自贸临空区致力打造“中部枢纽 开放新城”。
不久的将来,黄花机场将成为空、铁、陆、磁零距离换乘的区域性航空枢纽,实现各种交通方式由平面到立体无缝衔接的综合交通体系,对践行“强省会”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记者认为,以机场为依托的临空经济区,将在“强省会”战略中,成为服务全省、联通海内外的“大枢纽”。
强产业,打造辐射最强的一个“高地”
长沙自贸临空区集中了各种优质资源禀赋,产业结构优化,是一个城市、一个地区对外开放合作的窗口,充分体现了效率优先原则,经济发展上具有很强的辐射、引领和带动作用。
走进长沙自贸临空区,只见黄花机场上空,一架架银鹰盘旋呼啸;黄花综保区,一辆辆满载货物的货车来回穿梭;新能源汽车零部件配套产业园施工现场,数十台重型机械正辗转腾挪。目之所及,一派欣欣向荣。
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长沙片区临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谭浩然认为,“临空经济是以机场为核心,周边聚集航空物流业、航空服务业、航空制造业、高新技术等产业的一种新型经济形态。”随着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加快形成,黄花国际机场功能的不断扩大,临空经济将逐渐演化为区域经济新的重大增长极。
长沙自贸临空区依托机场,发挥航空优势,推动临空经济从单向发展向圈层发展转变,重点集聚航空物流、临空制造、航空服务三大核心产业,发展临空枢纽经济,打造临空产业聚集区。2021年以来,新引进北京声迅安防产业园、养益君生物、井贝跨境电商产业园、湘军通航等重大项目49个、总投资224.4亿元。长沙自贸临空区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总投资52亿元,总用地规模约 1000 亩,达产后预计年产值不低于50亿元。
黄花数字贸易港作为湖南自贸试验区首个以数字贸易为特色的项目,承载黄花综保区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平台载体。
在长沙自贸临空区各个重点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勾机开槽、桩机打桩、机器轰鸣、施工人员忙忙碌碌……今年以来,园区范围内的33个项目已经实现开工、复工,一季度预计完成固定投资9.66亿元,全面实现了一季度开门红。
目前,长沙临空产业孵化平台项目一期正在进行土方回填、桩基础施工以及前期准备工作,计划2022年12月底完工交付,2023年3月开园运营。项目预计可以引进约200家企业入驻,主要为企业总部、智能制造、航空航天、航空物流、临空高端服务业等产业。
强平台,撬动全省发展的一个“支点”
汇集“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示范区”“跨境电商综试区”“海关特殊监管区”“加工贸易产业园”五大国家级平台,一连串的新形势、新机遇、新任务摆在长沙自贸临空区的面前。
记者认为,有着“强省会”战略加持,长沙临空经济示范区优势叠加,“机”已来到,机不可失。
长沙百联奥特莱斯远景。
零点以后,长沙自贸临空区一派火热景象,飞机陆续抵达,来自全球的包裹在此经过分派、再装机,将于当日凌晨4时前离开长沙,送往世界各地;而第一缕曙光到来之前,长沙自贸临空区又将迎接新的挑战。
这里,“走出去”步伐在加快。
长沙自贸临空区开创了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式发展新模式,日均处理能力从过去的5万件提升到最高可达到30万件,实现了由单一的物流运输服务商转变为国际口岸平台服务商。95%的进出境邮件通关时间由24小时压缩至12小时,90%的进出境快件通关时间由12小时压缩至8小时,98%的跨境电商物品通关时间由10小时压缩至6小时。
跨境电商监管中心。
“三个一体化”改革形成“长沙模式”。新模式运行之后,菜鸟国际、中外运与湖南邮政合作开通了长沙至莫斯科定期航线,标志着“邮快跨业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随着长沙至纽约、洛杉矶、列日、大阪、阿姆斯特丹等更多航线的开行,利用“邮快跨业务”开展进出口的企业迅速增多,跨境电商业务快速增长。国际邮件运输直封通达22个国家和地区,助力湖南跨境电商出口业务量增长59%。
长沙自贸临空区探索实行鲜活海产品混合规格进口监管创新模式,鲜活海产品混合包装后直运长沙,相比之前可节省一天左右的时间,活鲜产品能以最快时效抵达国内消费者手中。鲜活海产品单价下降3元/斤,一定程度上刺激了国内市场消费需求,进而增加了国内环节企业增值税、所得税等。
长沙黄花综合保税区通关综合大楼外景。
谭浩然向记者介绍,将共享黄花综保区平台,促进湘品出海、外贸回归。组建国际贸易公司,发力融资租赁和供应链,为产业赋能。做大做强跨境电商,依托跨境电商新零售,助力长沙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现国际国内双循环互促共进。加快建设“保税+”新兴产业集聚区,推动保税研发、保税展贸、航空金融、生物医药、检测维修再制造等新兴产业集聚发展。
强联动,协同发展蹚出一条路
临空经济区将成为机场群和城市群联动发展新平台,这是发展大趋势。
长沙自贸临空区更广泛的引领、辐射、带动作用,更深刻的精神价值,早已溢出了长沙这方热土,与省内园区、企业联动,构建“飞地模式”的生动实践,逐步形成中非工贸互促、产贸融合、两个市场充分利用的双循环格局。
长沙自贸临空区。
长沙自贸临空区是湖南离世界最近的地方,如何让非自贸试验区共享开放平台“红利”,创新“飞地”建设,实施“同飞工程”,让省内非自贸试验区与自贸试验区实现共同发展。
长沙自贸临空区首个“同飞工程”项目湖南昌龙同飞跨境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入驻后,已经帮助桑植县将白茶、粽叶等土特产销往世界各地。据了解,这家企业由桑植县人民政府和长沙自贸临空区共同引进,在长沙自贸临空区完成注册,可叠加享受两地政策扶持优惠,所产生的产值和税收,也将由两地共享。
在这一模式下,“同飞工程”目前已对接桑植、韶山、龙山、沅江等地,引进昌龙同飞、毛家同飞、长龙同飞、宜选供应链、湘免国际等10个重点项目,完成15家企业注册。
黄花综保区将有效促进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的区港联动,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撬动临空经济的加快崛起。(章帝 摄)
“同飞工程”下一步将依托临空集团投资8亿元建设的临空产业孵化平台对外开展招商,同时,拟规划建设422亩的同飞产业园,重点招引总部办公、研发设计、创业孵化等业态,在集中展示全省产业发展的同时,将自贸试验区、临空经济区的“红利”扩大到全省。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在构建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中,长沙自贸临空区通过产业协同、组团发展、共生互动与腹地经济进一步深度融合,架起沟通、交流、合作的桥梁,凝聚更强大的合力,促进更高质量的发展,为新发展格局探路,助推湖南经济的腾飞。
来源:红网
作者:谭忠欣
编辑:彭佩
本文为商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