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非·案例方案典范丨恒石填补埃及风电产业链空白

来源:中非经贸博览会 编辑:朱婷劼 2021-11-02 10:36:30
时刻新闻
—分享—

编者按: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是中非经贸合作的结晶、典范,是中非经贸博览会核心亮点之一。自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征集活动开展以来,得到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支持。经中非经贸博览会组委会严格评审,第二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中非经贸合作案例方案集》共选入49个优秀案例方案,涉及九大经贸领域。9月17日起,我们逐一对49个案例方案进行梳理,简要摘录,以飨读者。

恒石埃及绿色风电产业链发展案例

浙江恒石纤维基业有限公司(简称恒石公司)是风电产业链前端的玻璃纤维织物制造企业。2014年,恒石公司在中国国家级境外合作区埃及苏伊士经贸合作区泰达工业园内投资建设了风电织物生产基地——恒石埃及纤维织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恒石埃及),主要生产玻璃纤维织物,运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材料。该项目有效地带动了当地的劳动力就业和经济发展,填补了埃及当地风电产业链的空白。

一、案例背景

恒石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中国风电基材生产商、客户涵盖世界和国内所有排名前十位的风电整机及叶片制造商。2014年以前,恒石公司主要的生产基地在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引导下,2014年,恒石公司在欧洲、东南亚、埃及等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选址市场调研,最终选定落户埃及。

恒石埃及的产品主要出口欧美市场,而埃及地处欧亚非交会处,公司产品可就近辐射欧洲、中东及印度等主要客户市场,可以为客户提供更好的物流和技术支持。同时,埃及政府鼓励外商投资,与欧盟及阿拉伯成员国互免所有工业品进出口关税,公司因此可以有效规避可能出现的贸易壁垒。埃及的区位、政策、劳动力资源等优势条件和恒石公司强劲的市场影响力及国际化产销需求相结合,促成了恒石埃及项目规划的形成。

二、实施情况

恒石埃及生产基地于2014年启动建设,项目共分四期,一期项目于2015年建设完成,并于2016年至2018年进一步扩产。项目总投资约3500万美元,主要投资内容包括厂房、机器设备及公辅设施等,共建成包括单轴向织物、多轴向织物、裁剪产品等生产车间、仓库以及30余条生产线。历经几年的发展和产能扩充,尤其是伴随着新能源特别是风能市场的快速发展,恒石埃及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态势,建成了各类玻璃纤维织物生产线,产能由第一期的年产1万吨迅速提升至年产6万吨。目前,恒石埃及拥有员工477人,2020年营业收入约2.89亿元。

三、方法论提炼

以市场为导向,发挥当地资源优势

恒石埃及落户苏伊士经贸合作区,可以充分享受合作区提供的土地、厂房、能源、原材料供应等资源,为生产经营提供了便利。恒石埃及在当地的生产运营,充分调动了埃及当地的地理区位资源、人力资源、土地、能源、原材料资源等各方面优势,激发了当地的市场活力,提振了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了当地的工业积累。

属地化管理模式

恒石埃及始终坚持属地化管理,充分发挥埃及当地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目前,员工本土化率达到96%以上。同时,恒石埃及通过加大对本地员工的培训力度,定期派他们到中国学习,让许多员工走上管理和研发等工作岗位,极大地提升了当地的就业水平和劳动力素质,推动了埃及的工业化进程。

积极融入当地社会,促进中埃文化深度交流

恒石埃及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与当地政府、驻地大使馆和当地居民加强沟通和交流,并积极参与当地的公益事业,积极融入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收获了良好的口碑,树立了优秀的企业品牌形象,对中埃经济和文化交流作出了贡献。

四、合作前景

在全球对环境问题愈加关注的今天,清洁能源的生产和应用被很多国家列为重点发展行业和领域。恒石公司生产的风电用玻璃纤维织物,以及不断研发中的适用于更大型叶片、更复杂环境的高性能风电织物,对风电行业的技术发展以及产能提升都有着巨大的推进作用。恒石埃及项目在对工业化发展、新产能开发和新能源发展领域有需求的非洲国家和地区有着巨大的推广价值。


报送单位:浙江恒石纤维基业有限公司

来源:中非经贸博览会

编辑:朱婷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商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