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商务扶贫回眸丨衡阳:电商扶贫涌现“轻骑兵”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马丽红 2021-01-08 16:15:14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记者 杨斌 长沙报道

依靠电商扶贫,他们促进衡阳贫困村农产品销售,借助互联网的力量让山村的土特产插上了飞向山外的翅膀。

在“互联网+”时代下,衡阳商务扶贫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因地制宜,鼓励村民发展特色种植、开办了农家乐,利用新媒体大力宣传推介衡阳特色农产品和优美的田园风光,涌现出一支电商达人轻骑兵。

枣园村“红薯大王”

灵官镇枣园村位于灵官镇西南,地处祁东、祁阳交界山区,由原省级贫困村东园村、枣园村及崇高村合并而成,现有1个党总支,3个党支部,23个村民小组,477户,1545人,党员61人,脱贫前有建档立卡贫困户77户,贫困人口242人。

该村地处深山,属偏远高寒山区,山高、田少、交通极为不便,经济发展条件恶劣,电力设施老化滞后,经济的主要来源靠外出务工,家庭劳动力奇缺,枣园村老百姓主要种植红薯、紫薯、菱角、冬笋等。2014年人均收入仅2000元。

枣园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李方卿,是枣园村土生土长的电商创业青年。16岁外出深圳打工,后自学了电子商务技术,在2011年春节回家探亲时了解到家乡电商创业环境优良,毅然决定返乡开展电商创业,销售当地特色农产品。经过近几年的艰苦打拼,他由原来一张桌子、一台电脑、一根网线、一辆摩托车的小小网店,发展到现在年网销量突破五百万的枣园村电子商务公司。

喝水不忘挖井人、致富不忘家乡亲。李方卿在自己网店做强做大后,热心组织指导当地村民按照统一标准种植红薯,包量保底收购村民种植的红薯,并招募当地建档立卡贫困户,经过严格培训,带动当地村民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加工红薯制品,通过自己的网店销售出去共同致富。

村支书变“电商哥”

衡东县吴集镇莫园村位于鸡公岩山下,在“电商哥”段书记的带领下,村民正逐步脱贫致富。

2017年,在衡东县商粮局和邮政局的帮助下,该村建立了邮乐购平台电商服务站点。服务站点的建设奠定了电商扶贫的基础。

段凯是莫园村的党总支书记,微信有3000多好友,是一位网络达人。2017年,他邀请瑜珈美女到鸡公岩,到农田里拍视频短片,将莫园村美丽、绿色、生态的山水田园风光通过微信电商平台进行宣传辐射,点击量达到“10万+”;他帮村民销售了20余吨茶油到全国各地,销售收入达330万元,贫困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他策划了百名志愿者参与的公益活动,在网络移动平台上进行现场直播,让莫园村人气飙升成为了网红村。

在全国各地,越来越多的偏远山村变为网红村,成功之道是善于运用网络营销。

从因病致贫到帮农脱贫

2014年,刚满28岁的陶建华风华正茂,却患上了淋巴癌,治疗期间,陶建华花了90多万元的医疗费,在外打拼多年的积蓄随之一空。从人生巅峰跌入谷底的他,返回家乡衡阳县石市镇观音山村静养。

2015年病情有所好转后,不服输的倔劲和钻劲,又让他重燃创业希望。由于自己在外闯荡多年,熟知互联网销售模式,他开始探索“农户+互联网”的发展模式,玩起了电子商务,帮助贫困户销售农副产品。

他开始把乡亲们养的鸡、种的白菜干、干豆角、红薯干等农产品发在了微信朋友圈,通过与几家快递公司合作,在解决了物流问题后,他搭建自己的电商销售平台:微店、淘宝、小程序、健康食材购买群、养生食材达人群、乡里味食材群。

2016年陶建华又加入了阿里巴巴农村淘宝,在观音山村建立了“电商扶贫服务站”。一年的时间里,销售额突破70万。他把村里的25户贫困户(42人)组织起来,签订代种代养协议,投资了8万余元购买鸡苗、种子分发给贫困户,有了这些健康食材的保障,陶建华在县商务和粮食局的指导与宣传下,申请了商标“陶建华”。

“以前,一些贫困户家里种点蔬菜,找不到好销路,只有挑到集市卖,一天下来也卖不了多少钱。”陶建华称,现在状况大为改观,贫困户自产的农副产品都由电商扶贫服务站,通过线上线下的模式打开销路。2017年的电商销售额超过170万元,让7户贫困户脱贫致富。

来源:红网

作者:杨斌

编辑:马丽红

本文为商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

本文链接:https://sw.rednet.cn/content/2021/01/08/8818315.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商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