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设备参与建设肯尼亚蒙内铁路
——第一届中非经贸博览会系列红评之二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更何论,早已彼此连结的中国与非洲。
从前,提出“三个世界”的毛泽东,让非洲与中国从此命运相连;研究出杂交水稻的袁隆平,让非洲的广袤原野逃离饥饿的困扰。而今,当6月12日,中国南方航空CZ6043从长沙黄花国际机场腾空,跨过山海,飞向肯尼亚首都内罗华。中非,相知愈近。
这一场中非经贸的命运相连,早在2002年,以三一为代表的中国工程机械企业进入非洲市场时,便已“情根深种”,他们深耕市场沃野,也深耕中非友谊。
这其中,不乏湖南的身影。三一重工、中车株机、中建五局、水电八局……随着越来越多的湖南企业踏上非洲的热土,发展中的非洲,也成了湖南的重要伙伴。2015年,身披“中国红”、肩镶南非国旗的“湖南造”双流制22E型电力机车,出现在南非最繁忙的货运干线上。2016年,远渡重洋的湖南建筑军团用智慧与艰辛铺就的南北高速公路,实现了阿尔及利亚南北货运的梦想。2017年,在埃塞俄比亚捕捉风能的阿达玛风电场,是湖南人送给东非高原的“光亮”礼物。2018年,白尼罗河上的卡鲁玛水电站,让乌干达在水电湘军的帮助下,照亮了丛林里的现代生活。
现在,2019年的今天,热情而奔放的非洲,终于跨过山海之远,来到开放的湖南——6月27日至29日,第一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将在湖南长沙举行。
这一次,“湘非”相知,牵手同行。中非经贸博览会,是中非合作论坛机制下唯一的经贸合作平台,也是湖南迄今承办的唯一国家层面的重大盛会。落户长沙,既是湖南之荣,亦在情理之中。早在2017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会见来华出席“一带一路”高峰论坛的埃塞俄比亚总理海尔马里亚姆时,得知海尔马里亚姆要去山东、福建、湖南、四川等省份考察,便提出,山东、福建是沿海发达省份,湖南和四川更适合埃塞。
身居中部的湖南,近年来以“创新引领、开放崛起”作为发展战略,多项经济指标位居中部第一、走在全国前列,已逐渐形成内陆开放型经济的发展模式。从现代农业、工程机械、新能源等11个重点产业,到先进装备制造业等10大重点产业链,湖南形成了工程机械、石油化工、电子信息及新材料等10个优势产业集群,其中千亿产业集群3个。此外,还拥有4个千亿产业园区。与之对应的,是非洲薄弱而迫切发展的工业化水平和工业园区。这样高度互补的发展模式,注定了湖南与非洲的牵手同行。
来自厄立特里亚的比拉学开三一压路机。
近年来,湖南对非进出口总额每年保持50%以上的增长,对非工程承包占到全省对外工程承包额的一半,与非洲国家缔结了8对友好州省市。从铁路、高速、水电站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到制造装备、园区建设等产业投资的深度合作,湖南面向非洲的门户日益开放。越来越多的“湖南特色”迎来了“走出去”的好时机,也为当地带来了工业化、现代化的创新活力。
除了基础设施和建设投资,于6月底投入运营的湖南·非洲企业合作中心,也已经吸引了14个非洲国家和地区的创业青年入驻,在这里,全国首家丝路企业家国际MBA班即将开班培养国际型人才。“走出去”“引进来”,让“湘非”牵手,更加全方位、立体化。
涵盖农业、制造业、基础设施、矿产、建筑、医药等领域的对非合作项目,让湖南积累了丰富的对非合作交流经验。例如,湖南和乌干达在五大领域的合作,正在形成一些“可复制、可推广、可持续”的发展经验和发展模式。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更是开创了中非产能合作的新模式,把湖南优势植入非洲禀赋之中。从园区管理到合作模式,这些“中国经验”“中国智慧”,将在“一带一路”倡议之下,为中非合作乃至全球发展,贡献更多的中国力量。
如果说之前的湖南,还是在政府的主导下探索对非合作,那么在“一带一路”倡议中,在中非博览会即将召开的当下,将会有越来越多的湖南企业,主动带上先进的生产设备、现代化企业管理经验,到非洲这片热土,创业创新。
这是7000万湖南人,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感召下,与非洲大陆的同心携手。这是悠悠湘江,与浩远尼罗河的交汇;是华夏文明,与古埃及文明的对话。这是26亿人口的命运相连。
开放的湖南,开放的中国,正跨过山海,与非洲人民一起,结伴而行,构筑梦想。
文/雁丘
相关链接:
来源:红网
作者:雁丘
编辑:朱婷劼
本文为商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