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图:邓琴
红网时刻记者 丁晴 长沙报道
2018年9月3日,在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开幕式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讲话:在华设立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
首届中非经贸博览会定于2019年6月在长沙市举行,并将永久落户湖南。
这是在中非合作论坛下唯一的国家级对非经贸落地机制,也是湖南第一个国家级、国际性对外开放平台。湖南与非洲的经贸发展迎来了崭新的时代机遇。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不靠海,不沿边的湖南,凭着“敢为天下先”的开拓进取精神,又一次赢得了世界的瞩目。
1973年3月,湘雅二医院首批援塞拉利昂医疗队成员合影。
湘非“互粉”已千年
湖南与非洲的经贸往来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著名沉船“黑石号”上装载了大量长沙铜官窑瓷器。
若要走快,一人独行;若要走远,结伴同行。
1973年,由湘雅二医院4名医生、1名护士组成的医疗队奔赴万里之外的塞拉利昂,这是湖南首次向塞拉利昂派出援外医疗队。
1985年起,湖南又承担起对津巴布韦的援外医疗任务。四十多年来,湖南向两国派出了36批共439人次的援外医疗队员,累计为20多万当地群众提供了医疗救助服务。
湖南也成了塞拉利昂和津巴布韦人民心中“白衣天使的家乡”。
改革开放后,湖南加快了对外开放的步伐。1982年,长沙与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这是湖南缔结的第一对国际友好城市,同时也是中国与非洲缔结的第一对友好城市。
湘非友谊落地生根,越来越多的非洲小伙伴收到了湖南“好友申请”。目前,在湖南的国际朋友圈里,就有来自非洲的8个友好城市。
由中国政府援建、湖南建工集团承建的塞内加尔竞技摔跤场正式竣工,成为非洲首座现代化摔跤场。
湘军出海 弄潮“一带一路”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非洲正在加快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进程。湖南是农业大省,也拥有实力强劲的工程机械湘军,与非洲的产业结构契合度很高,合作基础深厚,合作空间和潜力巨大。
近年来,湖南企业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广袤的非洲大陆上,工程机械湘军处处开花。
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内,高规格标准厂房整齐大气,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这是“中非十大合作计划”重点项目之一,也是中国第一个由省级政府推动、在非洲建设的境外工业制造合作园区。
目前,已有三一重工、北汽福田、毅荃服饰等企业签订了入园意向协议,埃塞俄比亚·湖南工业园正成为湖南产业和企业扎根非洲的重要平台。
在肯尼亚飞扬的红土地上,有一条象征着中非合作的友谊之路——蒙内铁路,它连接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和东非第一大港蒙巴萨港,是东非铁路网的起始段,全长480公里。
在蒙内铁路建设过程中,湖南力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山河智能研发的新型旋挖钻机,极大地提高了铁路的施工效率。山河智能生产的挖掘机、潜孔钻机等机械设备也一战成名,仅旋挖钻机一年就对非出口60多台。
在“一带一路”合作框架下,湖南与非洲贸易、投资快速增长,贸易额连续四年保持50%以上增速,2018年达到28亿美元。湖南在非洲投资的企业超过120家,合同投资总额近10亿美元。中车株机、泰富重装、远大住工等一大批湘企扬帆出海走进非洲。
杂交水稻在马达加斯加大面积丰收的场景。
湖南智慧点亮非洲大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粮食问题是不少非洲国家面临的民生大难题。以隆平高科为代表的湖南农企在为非洲带去高产杂交水稻种子的同时,也将先进的农业生产方式进行了推广传播。
在利比里亚建立农业科技研发中心;在塞内加尔实施以水稻和蔬菜为主的农业技术援外项目;在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约7吨。
隆平高科已累计举办约150期培训班,为非洲国家培训农业官员和农业技术人员2600多名。古老的非洲大地感受到了现代农业的非凡魅力。
“湖南人为南苏丹的教育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因此,湖南人在我们心中有不一样的位置,我们对湖南也有着不一样的感情。”说出这番话的是南苏丹大使约翰·安德嘉·杜库。
2017年1月15日,“援南苏丹项目”正式启动,这是中国教育援外模式的首创,也是湖南文化产业“走出去”的重大成果。2018年8月22日,中南传媒交付最后一批教材,该项目正式结项,标志着一种全新的援外模式获得成功。
历时20个月,129.9万册教材带着墨香从长沙飘洋过海跨越万里,为非洲南苏丹这个“世界上最年轻的国家”送去了知识和希望。
追梦的脚步永不停歇,新时代中非关系正蓄积起强劲动能。凭借着中非经贸博览会这个独家的“长沙渠道”,湖南必将迎来广阔美好的发展前景。
来源:红网
作者:丁晴
编辑:朱婷劼
本文为商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