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记者 刘玉先 摄影 杨杨 江华报道
作为“老、少、边、穷”地区,150天的故事正成为湖南省永州市江华县对外推荐自我的又一靓丽名片。
故事是这样的。2017年6月26日,在前期大量考察对比的基础上,位于深圳的贵德集团正式与江华县政府签约,入驻江华高新区。12月3日,贵德光电产业园项目正式投产。从签约、开工到投产,刚好150天。
“可别小看了这150天,要知道按常规流程走下来,要将近两年。”深谙企业经营之道的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感慨道。该项目也是近些年来,江华县积极承接产业转移,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鲜活样本。
这两年来,江华高新区引进了包括贵德集团在内的20来个投资过亿元项目,大多数半年左右便达产。一时间,“江华现象”“江华速度”成为政商界纷纷关注的话题之一。
基于此,湖南省委、省政府决定于6月14日在江华召开全省优化发展环境现场推进会。各市州、各县市区主要负责人也参会,如此大规模的现场推进会在县一级召开,实属罕见。
那么是什么样的服务理念、优良政策和营商大环境,让江华这个诸多先天条件并无优势的小县“魅力四射”,在承接产业转移中抢占先机,引来“群凤”齐舞。近日,红网时刻新闻记者走进江华高新区,感受这片招商引资的热土,探寻“江华现象”背后的故事。
“母亲式”服务营造优良投资环境
2017年5月30日,这一天是传统端午佳节。如今尽管一年多过去了,喻贵仍记得清清楚楚。
当天,作为四川人的喻贵第一次知晓了江华县,与江华有了交集,也就是当天,吃过午饭的喻贵乘车从深圳来到江华,就江华承接产业转移政策以及营商环境等进行考察。
“就如买东西要货比三家一样,来江华之前,我去了湖北、江西、四川以及湖南常德、醴陵等十多个产业园区进行考察。”一番对比下来,喻贵坦言,在大同小异的产业政策之下,好些园区给出的补贴或优惠举措比江华都要强,但为何最终选择江华这个区域条件不是最优,物流成本又较高的地方,在他看来,以“母亲式”服务为代表的江华优良营商环境是企业入驻的关键因素。
“这位兄弟就是‘母亲式’服务的代表,今天是帮我们来设计厂房标识的。”边说,喻贵边介绍起刚进门的江华高新区工程局技术人员申斌。喻贵介绍,打签约那天起,项目的大小事情高新区都帮他们代办了,大到厂房装修、证件办理,小到标识安装、路灯维修、厕所疏通。
6月26日,贵德集团与江华县政府签约当天,由县里主要领导挂帅的项目指挥部就成立了,并召集各相关部门召开会议,对工作进行倒排,哪项工作何时完成,由谁负责,都一一明确到时间和责任人。
作为该项目对口联系人,自去年6月26日项目签约以来,江华高新区党工委委员、副主任蔡曙林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项目上。因为分管财务工作,蔡曙林给工作人员定了个规矩,那就是每周一上午呆办公室,集中签好需要其签字的文件。
“150天的时间,刷新了项目建设的速度。期间,我每天都能感受到江华‘母亲式’般的服务,领略江华人民不一样的精气神。”喻贵直言,这种感觉,自己从未有过。
与喻贵一样,江华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执行董事卢叔敏对江华“母亲式”服务感同身受。
今年5月17日,海螺新能源在办理公司营业执照时,审核发现公司法定代表人和其他三位高管无法在江华进行实名认证,但公司须即时办好营业执照再立项招标,才能完成8月份的江华光伏发电建设验收。
得知这一情况后,江华县食药工商质监局副局长王坚当天便和工作人员前往海螺水泥安徽芜湖总部办理营业执照注册事宜,18日就通过远程传输数据办理好了营业执照。5月24日,江华海螺新能源有限公司到发改委顺利进行立项招标。
事无巨细的背后,是全县对营商环境的高度重视。“市场经济的竞争,本质上就是营商环境的竞争。”在永州市委常委、江华县委书记罗建华看来,“保姆式”服务升级为“母亲式”服务是产生“江华现象”“江华速度”的重要因素。
“活学活用”的好政策推动企业入驻
除了“母亲式”服务,江华县“活学活用”的好政策也是引来“群凤”齐舞的重要一环。“代建厂房、投资入股、股权定增,是我们打消企业后顾之忧的主要法宝。”江华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邓铁成表示。
2014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实施“135工程”,扶持标准化厂房建设。有的地方担心标准化厂房“难消化”,江华却看准机遇,用好用活省里相关政策,努力争取标准化厂房120万平方米,比计划数翻了两番,为优质项目入园和快速投产夯实基础。
贵德光电产业园项目就是直接受益者,先期建好的6万平方米标准化厂房为从签约到投产仅用150天打下坚实基础。
2016年9月,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敏锐的江华人再次嗅到了招商引资的契机,第一时间出台《鼓励和扶持企业挂牌上市奖励优惠政策暂行办法》,并筹集5亿元产业引导基金,通过股权投资、股权定增等方式,吸引企业入驻园区。
一石激起千层浪,一时间,希望通过绿色通道主板而上市的新三板企业纷纷将目光瞄准江华。截至目前,江华共吸引41家新三板企业在江华注册公司。对6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分别定增了2000万元股份。
经济发展靠产业,产业发展靠项目。作为国贫县,如何让乡(镇)村二级也能拥有自己的企业,使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就业,可以说是江华摘除贫困之帽的又一砝码。
2017年7月,湖南省委、省政府下发的《关于支持贫困地区发展产业扩大就业的若干政策》,让江华县委、县政府看到了吸引小微企业进村办厂的利好。文件从放宽市场准入、降低企业费用等方面提出了具体措施。针对这一利好,江华及时出台《“四个三”产业扶贫实施意见》,从金融财税、厂房补贴、设备补贴、搬迁补贴等方面引导、支持、鼓励小微企业进村办厂。
目前,全县共发展进村办厂的小微企业400余家,吸纳劳动力9000多人(贫困人口占30%左右)在家门口就业,人均年收入1.8万元以上。年初,县委政府还组织开通了江华—义乌物流专线,小微企业进村办厂的劲头进一步高涨。
“诚朴之风”打动客商纷纷为之“代言”
两天的采访下来,红网时刻记者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感动于江华“诚朴之风”,来江华投资的许多客商,纷纷为江华“代言”,向身边的同行讲述亲身经历。
贵威生物科技落户江华高新区就与贵德集团董事长喻贵的“代言”不无关联。
“除了你们新闻媒体好奇,我的好多企业家朋友也好奇我为何选择了江华。”除了“母亲式”服务,好的政策外,喻贵觉得,还有一点就是江华当政者诚实守信、民众朴实无华。
对此,江华明意湖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永红有亲身经历,公司签约入驻之时,合同中明确了土地出让金返还该公司的时间,但因为政策的变化,以往县里就可以交易的程序,变成必须到市一级才能完成。为履行当时承诺,邓铁成介绍,当时县里领导决定不能失信于人,从其他渠道调拨资金返还给明意湖。
作为园区最早入驻的企业之一,因担心江华县委、县政府兑现相关政策的诚意,以及当地百姓对外商是否友好。入驻前几年,台商晟瑞电子公司一直是租用园区厂房。“这样的话,万一碰到问题,我们也可以全身退出,能将损失最小化。”说起当时的谨慎之举,晟瑞电子董事长赖建宏表示,经过这些年的观察和切身体会,觉得当时的想法纯属“多余”。
他介绍,这些年自己向政府反映过关于员工子女入学不方便、公交车站设置不合理、车辆入户难等,高新区都及时解决。这些“小事”的圆满解决,让赖建宏感受到家的温暖,从租厂房、买厂房到建厂房,他把“全部身家”投在江华。
江华的“诚朴之风”,还体现在当地老百姓身上。
邓铁成介绍,为了让项目尽早落地,拆迁房屋或迁坟在所难免。在高新区,也有不愿意拆迁的居民。
“即使迫于压力拆屋迁坟,当事人也不记恨干部和企业。”邓铁成透露,前一天还为拆迁双方激烈争吵,第二天老百姓在路上看见干部,很远就打招呼,全然忘了前一天的事情。
“外商一句话,顶我们一万句。”邓铁成如此感慨。
正是在客商们的口口相传之下,威斯特电机帮助引进了投资2亿元的丰辉电机,投资1亿元的运弘达电机两家企业;贵德集团帮助引进了总投资约4亿元的贵威生物科技;九恒集团再投资10亿,打造100亿无底纸标签生产基地……短短几年江华高新区崛起为“百亿园区”,在全省139个省级以上园区综合评价中排名第11位。
“市场经济是候鸟经济,哪个地方的营商环境好,客商就会飞到哪里。”江华县委副书记、县长龙飞凤表示,江华将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优化大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争当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排头兵。
来源:红网综合
作者:刘玉先 杨杨
编辑:刘秋平
本文为商务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