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下载
深度丨湖南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
2021-12-13 08:16:06 字号:

深度丨湖南如何高标准高质量建设自贸试验区

湖南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报告提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高标准高质量建设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形成更多有国际竞争力的制度创新成果”。

自2020年9月获批以来,中国(湖南)自由贸易试验区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已形成100余项创新案例,其中,10余项为全国首创。

推动贸易便利化

12月12日上午,在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一辆满载五金产品等货物的车辆停靠,卸下货物接受海关查验。

记者看到,这里设置了进出口作业区、快递类海关监管作业场所、邮检作业场所等区域,除了处理国际邮件,还需处理国际快件、出口跨境电商包裹。

“打造国际邮件、国际快件和跨境电商业务集约发展新模式”,是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首个制度创新案例。从仅办理邮件进出境通关,到建成兼容“邮、快、跨”三种不同业务类型的分拣流水线,实现同场监管,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日均处理能力从最多5万件飙升至30万件。

长沙国际邮件互换局也由单一的物流运输服务商,“蝶变”为国际口岸平台服务商。今年,菜鸟国际、中外运与湖南邮政合作开通了长沙至莫斯科定期航线,“邮、快、跨”业务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湖南飞石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总经理郭靖深刻感受到该通关新模式的便利。

“以往因为货品种类不同,企业办理业务要跑几个地方。”郭靖介绍,企业通过与日本集运仓合作,将国内的特色食品、生活用品销售到日本,之前货物要好几天才能到日本,集约化通关模式启动后,第二天就可抵达日本,经营成本节约十分之一。

“药食同源产品通关新模式”,开展非药品进口口岸用于食品加工的药食同源产品通关;“深加工结转出口退税监管新模式”,减少货物“一日游”流转环节,缩短出口退税时间……在湖南自贸试验区10余项全国首创的制度创新成果中,推动贸易便利化,成效显著。

深化中非经贸合作

深化中非经贸合作,湖南自贸试验区分别推动多个全国首创制度创新。

乌干达咖啡、坦桑尼亚坚果、南非巧克力、加纳工艺品……想找到这些非洲产品,来长沙高桥大市场准没错。

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雨花区块相关负责人介绍,通过政、研、商多方资源,围绕促进中非经贸合作,雨花区块创新构建了“政府、专业智库、企业主体”协同推进模式,树立中非经贸合作新典范。

中非经贸合作促进创新示范园2020年累计新增市场主体1286家。今年,南非红西柚通过易货贸易完成首单、卢旺达干辣椒通过长沙海关首次进口,湖南不断突破中非经贸业务发展限制。同时,湖南还打通咖啡、坚果、芝麻等3条非洲非资源性产品产业链,建成尼日利亚光伏产业园、科特迪瓦橡胶园等产能合作示范项目。

“设立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是湖南自贸试验区另一大对非“首创”制度。

借助该中心,湖南打通人民币在对非经贸往来中的闭环流通路径,有效管控中非货币汇率风险,助力人民币国际化。

2021年前三季度,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帮助湖南头部有色金属企业从非洲进口矿石等原材料提供金融支持,开立进口信用证折人民币超过65亿元,支持头部制造企业出口非洲业务折合人民币超过10亿元,进出口涉非企业111家,涉及非洲国家35个。

据介绍,下一步,中非跨境人民币中心还将结合湖南对非合作的产业资源和渠道优势,进一步推动实现人民币跨境使用与贸易流通、金融机构与实体经济的有机结合,以金融服务带动跨境经济合作,以跨境经济合作助推金融业发展,进一步推动跨境金融服务产品创新。

来源:湖南日报

作者:黄婷婷 刘李斌

编辑:朱婷劼

点击查看全文

回首页
返 回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