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中部崛起”助力中国内陆省份打造对非经贸合作高地

来源:新华社 编辑:廖轩仪 2024-06-25 15:55:51
时刻新闻
—分享—

凌晨,肯尼亚夸莱郡希莫尼镇的渔民在海上捕捞野生鳀鱼;当日早上渔船返港后,这些鳀鱼被就近送到镇上由中企建设的华文食品工厂;工人们进行清洗、加工、晾晒和挑拣后,将合格的小鱼干包装好并装载上船。

经过21天的海上航行,这些来自肯尼亚的小鱼干被送到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工厂,加工成美味的零食,不仅出现在中国超市的货架上,还出口到日本、法国等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

渔民在肯尼亚东部沿海地区捕鱼。2023年6月,中国首次进口的肯尼亚野生鳀鱼产品在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亮相。新华社记者 王冠森 摄

2022年肯尼亚野生水产品获得输华准入后,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成为进口商之一。

“劲仔深海小鱼年销售额已突破10亿元,每年需要进口原料鱼数万吨。”公司董事长周劲松说,依托湖南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的好政策,和肯尼亚良好的海域环境、丰富的鳀鱼资源,公司在肯尼亚投资建立鳀鱼干加工厂。

他说,目前公司不仅协助肯尼亚政府进行捕捞调研,提升当地渔民捕捞能力,还助力当地农民向产业技术工人转变,带动就业。

湖南地处中国中部地区。作为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湖南是中国对非经贸合作最活跃的省份之一,中非经贸博览会长期在此落户。

湖南劲仔食品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助力肯尼亚蓝色经济发展,成为湖南扩大对外开放、落实中部崛起战略的一个生动实践。数据显示,近3年,湖南对非贸易年均增长23.1%。

今年3月在长沙召开的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上,提出要统筹推进深层次改革和高水平开放,持续打造更具竞争力的内陆开放高地;5月,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国务院新闻办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将积极支持中部六省加快建设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等开放平台,推动高质量发展。

湖南省中非经贸合作促进研究会会长徐湘平说,如今在中部崛起战略下,不沿边、不靠海的中部六省不断推动对非经贸合作的制度创新、实践创新,为新时代中非务实合作提质升级提供重要支撑。

作为对非经贸合作的新窗口,6月13日正式启动的中非经贸总部大厦位于湖南自贸试验区长沙片区长沙经开区块,是湖南在落实中部崛起战略中的又一新举措。项目集办公、展示、交流等功能于一体,总面积超10万平方米。

第三届中非经贸博览会上,参展商介绍埃塞俄比亚咖啡(2023年6月29日摄)。 新华社记者 孙瑞博 摄

走进中非经贸总部大厦,“非洲好物”直播间里,来自中国和非洲的主播们正在推介紫茶、香精等非洲产品;在多功能洽谈区,拟入驻及意向入驻的企业正与平台机构洽谈中非经贸合作的更多可能。

湖南省商务厅厅长沈裕谋介绍,湖南自贸区肩负着打造地方对非合作示范高地的战略任务。“随着湖南和非洲不断夯实优势互补的合作基础,挖掘市场潜力,中非经贸深度合作先行区正在成为湖南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对外开放平台。”

自今年4月获批以来,中非经贸总部大厦项目一期已吸引超过60余家对非经贸合作企业和商协会组织,其中30余家已入驻,涵盖通讯多媒体、科技研发、工程建设、国际交流及贸易孵化等领域。

与湖南一湖之隔的湖北,近年来与非洲国家的经贸合作也持续深化。葛洲坝、中建三局、中铁大桥局等一批在鄂建筑企业走进非洲,在能源电力、交通运输、市政房建、信息通信、冶金冶炼等领域承接众多工程项目。

从赞比亚首都卢萨卡出发,沿着连接南北的交通大动脉T2公路向北行驶约88公里,矗立着一幢幢现代化标准厂房,一条条笔直宽敞的大道纵横交错。这是历时5年建设的江西首个境外经贸合作区——赞比亚江西经济合作区。

合作区总经理徐剑锋介绍,园区去年10月揭牌以来,已有10家企业陆续入驻,在此就业的当地居民日渐增多,周边地区也热闹了起来。未来,这里将向着集工业、贸易、物流、综合服务于一体,休闲娱乐、医疗教育、生活配套设施齐全的新型生态城区不断迈进。

从安哥拉拔地而起的安徽商会大厦,到“河南造”创下多个西非之最,曾经被称为“开放洼地”的中部六省不断畅通开放通道、升级开放平台、优化开放环境,一个个对非开放的新高地正在形成。

非洲青年尼克在中国学习生态治理。新华社记者 陈思汗 摄

徐湘平说,近年来,在共建“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论坛框架下,中国与非洲的人才合作也日渐深入,中部地区也持续助力非洲培养更多人才。

本月21日,由中国商务部主办、湖南外贸职业学院承办的非洲英语国家广播电视运行管理能力建设研修班的学员们在长沙现场观看了正在中国热播的一档综艺节目。

该班为期14天,除学习观摩外,来自厄立特里亚、莱索托、尼日利亚、埃塞俄比亚、毛里求斯、乌干达和坦桑尼亚的24名非洲国家媒体从业者将和湖南行业专家一起探讨关于广播电视运行的管理经验。

“非常开心能现场观摩学习中国广播电视行业的先进技术。”来自毛里求斯广播公司的高级新闻编辑克里斯泰尔·勒布拉塞十分珍惜此次来中国的机会,她期待将在中国学到的经验带回非洲助力家乡发展。

来源:新华社

编辑:廖轩仪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商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