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长源村用二年完成蝶变

来源:时刻综合 编辑:朱婷劼 2021-11-26 10:11:45
时刻新闻
—分享—

"精准扶贫帮扶村"与"红旗村"距离有多远?

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长源村用二年完成蝶变

村道、水渠破旧不堪,杂草丛生,村里天天麻将响,换届选举村民抢票箱,上访闹访缠访时有发生……过去,提起渌口区龙船镇长源村,大家都摇头:“落后、混乱。”2014年,该村党支部被评为“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该村被定为渌口区商务和粮食局“精准扶贫帮扶村”。

2016年2月,该村捧回了镇里授予的“精神文明建设红旗单位”锦旗,2016年至2019年,该村连续4年被评为株洲市、渌口区、龙船镇文明村镇、先进单位。仅仅4年多,这个村庄发生了巨大变化:村道变得平坦整洁,集体经济开始好转,麻将声少了歌舞声多了。2017年,村里可供养28户五保户、贫困户的“颐养院”也开院入住。

“这是‘为民办事、真抓实干’的结果,是精准扶贫工作成效的显现。”

“以前是回避贫困户的问题,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现在精准扶贫是大事,面对贫困户的实际困难,村支两委脚踏实地解难题,服务贫困群众。”

……

村民们你一言我一语道出了变化的原因。

村干部轮班坐班,群众办事“有门”

长源村位于渌口区南端,交通便利,但基础设施薄弱,村集体经济较差,村民关系、干群关系一度不和谐,该村“上访”的人员多,精准扶贫建档立卡贫困户多,打麻将的多。

当地党委政府意识到,要改变长源村“软弱涣散”的面貌,必须对村支“两委”进行“换血”。2014年,在外经商的文勇回到了长源村,以满票当选为村民主任,又被全村党员满票推选为村党支部书记。2014年年底,文勇当选为镇政协委员。“不想辜负组织的信任,必须把长源村发展起来,必须甩掉长源村‘贫困村’的帽子。”文勇说。

一上任,文勇就对村内各项工作进行整顿。该村规定:村干部实行轮班坐班制,每天早上9点钟到村部签到,晚上9点30之前,村部必须有干部值班。“现在,能为贫困户办的事当天就有人办,不能办的也限时答复,我们感觉,村领导班子是实实在在为贫困群众服务,是实实在在带领贫困户脱贫致富奔小康。”村民谭春元说。

不仅如此,该村还将村务、村情、账目全部公开张贴在公告栏,群众可随时查阅。“村里每个项目都公开招标、公示,村干部及家属不参与工程承包,打消群众疑虑。”文勇介绍,村里成立了“三老”监督小组,即老党员、老干部、威信高的老群众,全程监督各个项目实施情况。现在,村干部下组到户,没有一家不诚心诚意留他们吃饭的。

基础设施改善,精神文明丰富

其实,长源村不算偏远,但2014年前,村里没有一条主干道是好的。该村积极联系本村在外经商的成功人士募集资金,村民自发捐资投劳,文勇主动放弃2014年度的工资,捐给村上修村道。目前,该村主干道已全部维修翻新,水泥路通到了各组各户,一条长达1000米的水渠已建成。

“未来计划对村里的水库和山塘进行加固维修,村民小组和村交通要道要设立垃圾焚烧池。”文勇说。

贫困群众生活上要脱贫,精神上也要脱贫

脱贫先治愚。近几年,该村出台升学奖励机制:凡户口在村里的农家子弟,考上“一本”的每人奖励800元,考上“二本”的每人奖励400元。在村部开辟文化广场,配置健身器材,组织群众跳舞、打鼓。66岁的董慈云半年前回到村里陪老母亲养病,“这几年村里变化真大,以前总想着要跳出这个落后的村,现在我都想回来定居。”董慈云说,回村后,她发挥自身特长,教乡亲们跳广场舞、打锣鼓,每到晚上,村文化广场人头攒动,现在,打麻将的少了,唱歌跳舞的多了,人们的精神风貌越来越好。

谋划辣椒品牌,让“贫困户”口袋鼓起来

长源村有种植黄辣椒的传统,以前,该村的“朝天椒”制成的“剁辣椒”在株洲小有名气,但是小打小闹,未形成拳头产业。

该村邀请农业专家来村实地勘验检测,区驻村扶贫工作队、后盾单位多次跑长沙、株洲有关单位,指导该村建立辣椒品牌。现在,文勇自己带头种植“朝天椒”,村民们积极响应。

“按目前市场价格测算,建成种植面积1500亩的“朝天椒”无公害生产基地,可使全村人均纯收入每年增加2600元。”文勇介绍,该村已注册成立了“一加一特色种养殖合作社”, 并申请了绿色食品认证。全村17户贫困户的辣椒产品,种养殖合作社包收包售,同时,通过电商平台在网上进行销售,发展前景很好。17户精准扶贫户走上了一条产业脱贫致富的路子,全部以劳动力的形式加入种植合作社,每年年终可以分到2000元的红利。合作社+农户的方式,助推了全村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步伐。

2019年底,长源村17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最近,由于精准扶贫工作突出,渌口区委按照程序和相关规定将文勇录用为副科职国家公务员,在渌口区广大干部、群众中引起强烈反响。

来源:时刻综合

编辑:朱婷劼

阅读下一篇

返回红网首页 返回商务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