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商务部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会上,商务部办公厅副主任、新闻发言人高峰出席,介绍相关情况并回答关于中非经贸合作等热点问题。
中国始终同非洲国家携手并肩,保持各领域合作力度不减、信心更强
中国新闻社记者:近期王毅国务委员兼外长成功访问非洲五国,延续了中国外长连续31年新年首访非洲的传统。请问在过去一年里,特别是在疫情背景下,中非经贸合作有何新的亮点?
高峰:2020年,受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中非经贸合作面临不少困难。面对严峻挑战,中国始终同非洲国家携手并肩,保持各领域合作力度不减、信心更强。
一是不断加强抗疫合作。习近平主席同非方领导人共同召开中非团结抗疫特别峰会,充分展现了命运与共、守望相助的中非友谊。疫情初期,一些非洲国家向中国提供了大量防疫物资,包括口罩、护目镜、医用手套等,有力支持了中国的抗疫斗争。非洲疫情暴发以后,中国多批次向非洲国家提供紧急抗疫物资,向非洲16国派遣抗疫医疗专家组,在非中资企业和46支援非医疗队积极参与当地抗疫,非洲疾控中心总部项目已提前开工建设。中方还承诺,新冠肺炎疫苗研发完成并投入使用后,率先惠及非洲等发展中国家。
二是双边贸易逐步回稳,体现出中非贸易的韧性。2020年1-11月,中非双边贸易额1678亿美元,降幅较上半年收窄8.5个百分点。从国别看,南非、尼日利亚、安哥拉、埃及、刚果(金)是中国在非前五大贸易伙伴。从产品看,矿产品、机械设备、贱金属(钢铁、铜、铝等)及其制品的贸易额居前三位,主要大宗商品的贸易量保持基本稳定。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中国自非洲进口农产品金额同比增长4.4%,已连续4年保持正增长。
三是中国对非全行业投资小幅增长,表明中国企业对非洲市场的信心。2020年1-11月,中国对非全行业直接投资流量28亿美元,同比增长0.04%。分地区看,中国企业对东非、北非和中西非的投资流量分别同比增长了22.7%、15.4%、0.6%。分国别看,中国企业新增投资覆盖非洲47个国家,对17个国家投资增幅超过了10%。分行业看,中国企业对批发零售业,科研和技术服务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卫生和社会工作业投资增长超过一倍。
四是中非基础设施合作持续深入。2020年1-11月,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承包工程合同额551亿美元,同比增长13.3%,表明中非双方开展基础设施合作的意愿依然十分强烈。尼日利亚凯菲公路二期项目、埃及新首都中央商务区一期等一批中非双方关注的重大项目稳步推进。
五是中非新兴领域合作不断拓展。面对疫情冲击,中国企业通过“云上”方式与非洲国家分享大数据、云计算、移动支付等数字领域技术经验,在线上举办各类洽谈会、推介会,邀请非洲国家开展特色产品“直播带货”,一方面为非洲疫情形势追踪和防控做出了积极贡献,另一方面也为中非经贸合作开拓了新的发展空间。谢谢!
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是近两年中非开展务实合作的主线和重中之重
新华通讯社记者:习近平主席在2018年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宣布实施的“八大行动”落实进展如何?
高峰:落实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是近两年中非开展务实合作的主线和重中之重。峰会闭幕以后,中方第一时间启动落实工作,同非方密切协调,相互配合,一国一策制定项目清单,克服疫情不利影响,共同推动落实工作取得积极成效。目前,“八大行动”整体落实率已超过85%,600亿美元配套资金已有70%投入使用或作出安排。
在产业促进方面,在商务部备案的25个中国在非经贸合作区入区企业已超过580家,累计投资额超过73亿美元;中方积极实施农业援助项目,向有关国家提供紧急粮食援助和蝗灾防控物资;首届中国—非洲经贸博览会成功召开。这些都有力推动了非洲经济结构调整,加快了非洲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
在设施联通方面,中方参与实施的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或正抓紧实施,比如,安哥拉罗安达省电气化、埃及斋月十日城市郊铁路、科特迪瓦阿比让港改扩建等。这些都有效改善了非洲基础设施状况,助力非洲提升联通水平。
在贸易便利化方面,我们积极采取措施,助力非洲提振出口能力、改善贸易环境。中国—毛里求斯自贸协定正式生效;积极邀请非洲国家和企业来华参加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等展会;采取积极措施,主动扩大自非洲的农产品进口,肯尼亚等7国10余种产品获得输华准入。
此外,在绿色发展、能力建设、健康卫生、人文交流、和平安全等方面,中非有关合作项目都在积极稳步推进。下一步,中方将加大工作力度,及时与非方对标对表,抓紧推进落实工作,确保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八大行动”全面落实,为中非关系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早日惠及中非各国人民。谢谢!
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
经济日报记者:近期,有西方智库、媒体刊文、报道称,近年来中非合作出现明显下滑和退步,还有说法称,新冠肺炎疫情使中国更专注于推进国内发展,对非重视程度下降。请问发言人有何评论?
高峰:你提到的有关说法和报道有失偏颇,不符合实际情况。事实上,加强同非洲国家的团结合作,始终是中国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的重要基石,是中国长期坚定的战略选择。2000年中非合作论坛成立后,中非合作驶入快车道,成果广泛惠及双方人民,中国连续多年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党的十八大以来,中方始终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积极开展同非洲的务实合作。习近平主席同非方领导人主持召开中非合作论坛两届峰会,宣布实施“十大合作计划”和“八大行动”,引领中非经贸合作实现跨越式发展。
20年来,中非贸易额增长了20倍,增速领跑非洲主要贸易伙伴国,中国已连续11年稳居非洲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地位;近三年中国自非洲进口的农产品额年均增长14%,已成为非洲第二大农产品进口国。中国帮助非洲建设的铁路和公路里程均已超过6000公里,建设了近20个港口、80多个大型电力设施、130多家医疗机构、45座体育场馆以及170多所学校等;中国企业已累计为非方创造了450余万个就业岗位。中国对非直接投资流量年均增长超过25%;截至2019年底,中国各类在非企业超过3800家,投资存量444亿美元,有力帮助非方提升了工业化水平和出口创汇能力。
当前,中国正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习近平主席多次强调,中国新发展格局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更加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我们不仅要稳步推进国内发展,也要推动与包括非洲国家在内的世界各国共同发展,更好造福各国人民。我们注意到,随着非洲大陆自贸区的建成,非洲国家一体化进程显著提速,经济多元化步伐加快,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可以说,中非合作历史辉煌、前景广阔。中方愿继续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同非洲各国一道,以今年将召开的新一届中非合作论坛会议为契机,努力巩固中非合作基础,深挖合作潜力,汇聚合作力量,提升合作水平,坚定不移推进中非合作、支持非洲发展,共同构建更加紧密的中非命运共同体。谢谢!
来源:商务微新闻
编辑:罗思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