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开放中创新、在创新中开放,把创新和开放作为湖南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2016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了“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这是湖南贯彻五大发展理念、把握“一带一部”定位、担当中部崛起引擎的主动作为,也是基于“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创新传统和基础、借鉴发达地区经验弥补内陆开放短板的客观选择。
辞旧迎新,三湘大地焕发生机。过去的2017年,湖南省针对“创新引领”和“开放崛起”精准发力,经济运行展现了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稳中趋优的良好“气质”,预计全年GDP增长8%。当中,创新力量在蓄积、开放水平在提升,犹如“双引擎”一般,驱动湖南经济迈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
抓源泉 创新引领增长
“2017年营收增长近一倍,效益增长超一倍。”两年前还是亏损的湖南工程机械巨头山河智能,如今已实现了从止损到盈利的“逆袭”。“先导式创新模式让我们摆脱了下行调整周期。”公司总经理夏志宏说。
用于冶炼炉的推料车,仅两个月就完成产品研发到交付;节能高效的混合动力挖掘机可省油20%以上……在全球工程机械行业深度调整期,山河智能依靠深厚的技术积淀和创新意识,根据客户需求研发“短平快”产品,有效对冲了传统产品的萎缩。
创新,从来就是经济增长的源泉,是支撑产业繁荣的永恒动力。对“先天”不占优的湖南而言,创新是改变发展命运的希望所在。
划出全省科技创新重点明确责任分工,部署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行动计划,设立联合基金确保科技资金使用更加聚焦、协同、高效,率先全国设立创新奖以让“全面创新”理念深入人心,实施长株潭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年行动……2017年湖南举全省之力抓创新。
深知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湖南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的技术创新体系。“制造强省”资金每年优先支持30项关键技术攻关、100项重点新产品开发、100项目重点专利技术转化。首次实施52个创新创业技术投资项目,以1.5亿元财政资金撬动了38.6亿元社会资金。
创新氛围日益浓厚,创新机制更加灵活,创新成果推陈出新,实打实地“引领”了2017年湖南经济的增长:移动互联网、航空动力、激光陀螺、北斗卫星导航等一批产业新增长点“百花齐放”;创新引领的新动能迅速壮大,新增国家级、省级高新区12家,新增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125家;产业发展中高端化日趋明显,2017年前11月全省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5%,技术合同成交额增长80%,科技进步贡献率预计升至55.9%。
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企业及专项数量居中部第一,博世汽车长沙工厂成为全国首家德国工业4.0标杆企业,移动互联网产业年均增速超40%……省会长沙已成为中部乃至中国智能制造当之无愧的创新高地。
“磁悬浮、虚拟轨道列车、无人驾驶电动大巴……无论企业大小、产业新旧,湖南整个社会的创新意识明显增强,不断有新产品推出来。”湖南省经信委主任谢超英说。
补短板 开放带动崛起
新年前夕,湖南省开通了首条定期国际全货机航线——长沙至胡志明市货运航线,以满足黄花综合保税区入驻企业环海渔业对货运通道的需求。这也让长沙黄花机场的进境冰鲜水产品口岸功能愈加凸显。
在谈项目200多个、注册企业120多家、投产运行企业超60家、预计实现进出口额8.5亿美元……这个临空型综保区封关运行仅半年,就一跃成为湖南开放型经济的“桥头堡”。
不沿边,不沿海,内陆省份的区位缺陷,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短板、竞争的劣势。开放是湖南的必然选择,惟有深度开放才能让内外部资源要素互动起来。过去一年来,“开放”被湖南赋予了带动崛起的重任。
据湖南省发展开放型经济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商务厅厅长徐湘平介绍,湖南设计了“1+2+5+N”的开放崛起推进体系,围绕开放崛起的战略思想、考核办法等出台了系列制度,以问题导向实施对接500强、对接新丝路、对接自贸区、对接湘商会、对接北上广等五大专项行动,并辅以各市州、部门的系列配套措施。同时,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三年行动计划。
在开放崛起“元年”,从经济中心长沙,到泛珠合作前沿郴州,再到相对落后的湘西,一次开放的“革命”在三湘四水全面铺开。长沙“拿下”全国第7个国家级临空经济示范区,郴州出口加工区升级综合保税区,衡阳、湘潭、岳阳城陵矶等综合保税区封关运行,湘欧快线发运班次和总体运营水平进入全国五强,粤港澳企业“链条式”转移到郴州,长沙关区通关时间压缩三分之一以上,湘西进出口增速名列前茅……
全面开放的浪潮,让湖南收获了硕果:2017年前11月,实现进出口总额2161.8亿元,同比增长49.2%,增幅居全国第二,其中高端制造业产品占出口额超98%;1400多家企业“走出去”,对外投资额居中部第一;新引进世界500强投资项目23个,投资总额576.8亿元;海关特殊监管区数量为中西部地区之最。
从深圳转移至郴州的铠楠珠宝首饰总经理胡端红说,郴州临近粤港,厂房、人工成本较低,加之通关效率高,目前已把出口业务的一半生产线转来,未来打算将总部也迁过来。
“过去一年来,湖南开放型经济的主要指标呈现追赶式跨越发展态势,开放发展基础进一步夯实,短板正在逐步缩小,正从内陆大省向开放强省华丽转身。”徐湘平说。
求质量 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日前,长沙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传出消息:2017年长沙预计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200亿元,增长9.0%,成功跻身“万亿俱乐部”。
作为湖南经济“领头羊”,长沙增长取得关键突破,标志着湖南转向新时代高质量发展阶段,其时已至、其势已成。
记者梳理发现,过去一年湖南经济发展质量已然“稳中有变”。
一是经济结构更优,企业效益更好。2017年前11月,一二三产业占GDP比例进一步优化为11.3%、41%和47.7%。规模工业企业利润突破1000亿元,增长24.1%。
二是,经济运行更稳,内需更活。去年前10月,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居中部第一,代表市场景气的民间投资更是大增14%,比去年同期快11个百分点。网络购物、移动支付、共享经济等新消费、新业态迅速壮大,电子商务交易额增长35%。
三是,营商环境更好,内生动力更强。持续深化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2017年取消行政许可34项,清理规范省政府部门行政审批中介服务27项,2500多家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
受访干部群众及专家认为,湖南经济发展质量更优,正是受益于“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推进。创新动力的注入,开放短板的弥补,共同催生了发展的变局。
“这一战略十分精准,抓住了湖南发展的主要矛盾,针对性强,指向性明确。”谢超英说,2017年湖南有4000多家企业受到“去产能”等影响,但经济依然总体平稳,这与创新带来的产业引领作用分不开,与发展模式与思维理念的开放分不开。
保持创新活力才有持续增长动力,弥补开放短板才能激发增长潜力。湖南坚持“双轮”驱动,高度契合了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是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生动实践。长沙市委党校政法调研部主任、副教授余敏说,创新与开放是新时代主旋律的重要内容,对湖南而言,追求高质量发展,创新与开放“双引擎”不可或缺,当是永恒的主题。
展望2018年,最近召开的湖南省委经济工作会议明确,按照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坚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构建全面创新、全面开放新格局,增强现代化经济体系建设的动力支撑。“保持战略定力,不折腾、不懈怠,让创新基础更稳、创新能量更大,让开放水平更高、开放内涵更深。”湖南干部群众的共同心声,是希冀也是信心。新华社记者邹云、阳建、张玉洁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邹云 阳建 张玉洁
编辑:刘秋平